化學名稱乙炔
用途實驗室
儲存方法鋼瓶
包裝規(guī)格40L
產(chǎn)品名稱高純乙炔
別名電石氣
作用乙炔可用以照明、焊接及切斷金屬(氧炔焰),也是制造乙醛、醋酸、苯、合成橡膠、合成纖維等的基本原料。
使用范圍工業(yè)
純度99.6
狀態(tài)氣體
全天津市各區(qū)氧氣乙炔配送,氧氣乙炔二氧化碳氬氣混合氣氮氣等各種氣體配送,量大從優(yōu)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談
由電石(碳化鈣)與水作用制得。
實驗室中常用電石跟水反應制取乙炔。與水的反應是相當激烈的,可用分液漏斗控制加水量以調(diào)節(jié)出氣速度。也可以用飽和食鹽水。
原理:電石發(fā)生水解反應,生成乙炔。裝置:燒瓶和分液漏斗(不能使用啟普發(fā)生器)。燒瓶口要放棉花,以防止泡沫溢出。
試劑:電石(CaC?)和水。
反應方程式:CaC?+2H-OH→Ca(OH)?+CH≡CH↑
收集方法:排水集氣法 或向下排空氣集氣法(不常用)
尾氣處理:點燃
制備裝置與氫氣等氣體類同。

其他化學特性
乙炔與銅、銀、等金屬或其鹽類長期接觸時,會生成乙炔銅(Cu2C2)和乙炔銀(Ag2C2)等爆炸性混合物,當受到摩擦、沖擊時會發(fā)生爆炸。因此,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銀和含銅量70%以上的銅合金制造。

1836年,英國化學家戴維·漢弗萊(Davy,HumPhry1778-1829)的堂弟,愛爾蘭港口城市科克(Cork)皇家學院化學教授戴維·愛德蒙德(Davy,Edmund1785-1857)在加熱木炭和碳酸鉀以制取金屬鉀過程中,將渣(碳化鉀)投進水中,產(chǎn)生一種氣體,發(fā)生爆炸,分析確定這一氣體的化學組成是C、H(當時采用碳的原子量等于6計算),稱它為“一種新的氫的二碳化物”。這是因為早在1825年他的同國化學家法拉第(Faraday,MIChael1791-1867)從加壓的蒸餾鯨魚油獲得的氣體(供當時歐洲人照明用)中也獲得一種碳和氫的化合物,分析測定它的化學組成是C、H,命名它為“氫的二碳化物”。實際上法拉第發(fā)現(xiàn)的是苯,戴維·愛德蒙德發(fā)現(xiàn)的是乙炔。

加成反應
可以跟Br?、H?、HX等多種物質(zhì)發(fā)生加成反應。
如:
與Br?的加成
現(xiàn)象:溴水褪色或Br?的CCl?溶液褪色
所以可用酸性KMnO?溶液或溴水區(qū)別炔烴與烷烴。
與H2的加成
CH≡CH+H? → CH?=CH?
與HX的加成
如:CH≡CH+HCl →CH?=CHCl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
http://www.fmcpsp.org